2022年6月2日 星期四

淺論基督新教教會神職人員任用

在台灣無論是天主教或基督新教或東正教,在按立教職、神職或服事職,到現在都還無法跳脫傳統教會內部組織與官僚的系統,即便有人打著左派基督新教團體的名稱,雖然是一群年輕朋友,思想仍舊傳統,有人稱他們是假左,就像馬丁路德是假教改一樣的。我的好友裡面很多基督徒朋友們,他們對我前面所提的兩篇文章既不敢回應批判更不敢按讚,反而是引起了外邦社運朋友們的共鳴,這也正是台灣基督教福音無法傳開的理由。

其實代職事奉在基督新教的文化裡是很重要的一環,尤其是在今天有一份固定受薪工作是多麼重要的前題下,代職事奉更顯得有他的必要性。在台灣的基督教堂會文化裡,國語禮拜堂系統是很重視代職事奉的,近來台灣浸信會神學院也很強調信徒皆祭司的觀念,然而這都侷限在堂會既有的人事派任上的管理運作,至於那些無法見容於台灣福音派堂會文化的朋友們,那些參與社會運動或社會異議活動的基督徒們,他們既無法得到台灣福音堂會的接納,他們卻又在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誰來為他們信徒皆祭司的前題下,給他們一個代職事奉的合宜身份呢?

基督教會的全職神職人員,如果不牧會了怎麼辦?如果不牧會了,他就等於是失業了,如果沒有機構聘請他,他就得成為自由傳道,依賴信徒自由奉獻。如果不景氣,連信徒奉獻都很困窘時,神職人員不得不從事世俗行業,如果連世俗行業都很難謀職時,將自己的神職身份再結合世俗的商品銷售,變成一種祝聖商品,一如電視上的葉老師賣祝聖過的純水一樣,這應該說是另一種神職人員現實生活的悲哀嗎?

恨與祝福

我們心裡千萬不要存在著恨,

如果我們心中存在著恨,

恐怕我們的禱告神不會垂聽,

主禱文說的很清楚,

求主赦免我們的罪如同我們赦免人的罪,

如果我們不願饒恕,

我們又憑什麼要求神來祝福我們,

垂聽我們的禱告呢?

你遷怒神,為什麼不聽你的禱告,

你要先捫心自問是否心中仍存著恨?

2022年5月26日 星期四

神學清醒夢紀錄111年5月27日

今天111年5月27日做了奇怪的夢
這是頭一遭,夢中有一個少女向我表達願意嫁給我,我應該是一個場地布置外包團隊的一員,有人專職、有人兼職,專職竟然要統一住宿。

場地布置都在晚上與深夜,布置完後,我們會在布置現場休息,兼職的可在一早去上班,其中有一個女性的兼職人員,竟然在另一個布置現場,我們一同休息,我問她究竟要幾點再去上班,她回答我,我說那妳這樣子真的沒睡幾個小時啊?後來我們又再對話,她說如果我嫁給你你同意嗎?我說妳爹娘不同意吧。

她回答說,我同意就好,關爹娘什麼事,然後夢就醒了。

2022年5月25日 星期三

神學清醒夢紀錄2017年5月24日

我昨天凌晨夢見自己撿到一條
流浪狗,狗狗竟然會講人話,
也有可能是我聽得懂狗語。

狗狗似乎得了皮膚病,很嚴重
我帶狗狗去看醫生,狗狗竟然說
要信耶穌。

2017年5月24日-25日清醒夢

主日學應該教宗教哲學

關於奴役這事,有人被鈔票奴役;有人被信用卡奴役;有人被毒品奴役。

佛洛姆的逃避自由,寫的很清楚,解決物質奴役的最好武器,就是宗教哲學,讓孩子早點接觸哲學,可以免去盲目的奴役。

靈恩與方言

大家有沒有想過,對2000多年前的希臘人甚至羅馬人,所謂的方言,會不會是東方河洛話,畢竟同時期東方確實比西方較先進,東方通曉多國的語言人才比西方多。

至於華人的方言現象,目前台版的始祖應該是江端儀、張路得,沒有想到曾被老一代福音派教會斥之以鼻的新約教會的東西,竟然被台灣的成功神學派偷學走了,結合鄺健雄的小組教會,韓國國河用仁的舞蹈崇拜,成了台版靈恩綜藝大戲。

2022年5月24日 星期二

基督信仰與活出主禱文

基督信仰不是讓我們成為渡化眾生的基督,而是虛己,讓基督在我們身上活出。我們可以是一位活出基督的攝影家;活出基督的行銷大師;活出基督的演說家;甚至活出基督的神學家;活出基督的牧師或師母,但我們絕不是也不能讓人以為我們是基督,因為基督是神自己,是從死裏復活的救贖,我們是被救贖的罪人,怎麼能讓人誤以為我們取代了基督,跟隨一位基督徒攝影老師;跟隨一位基督徒行銷專家;跟隨一位基督徒奇蹟演說家;跟隨一位基督宗教牧師神父修女;都不代表跟隨基督,只有自己活出主禱文,就是跟隨基督了。

2022年5月21日 星期六

七旬牧師愛在廣慈 情逾卅載 王超群/台北報導

    高齡七十歲的牧師張國蓬夫婦,自台北市廣慈博愛院成立次年,就到院服務,至今走過漫長的卅多年歲月,張國蓬說,牧師就如牧羊人,照顧基督的羊群;本著這份精神,張國蓬夫婦成為廣慈博愛院社工員的另一雙延伸的手,不僅主動為長者梳洗、換尿布,數十年如一日的投入更令社工感動! 

    張國蓬妻子李淑和,今年也已六十六歲,夫婦倆從結髮之初,就陪伴著廣慈的長者們沐浴在耶穌基督的大愛中。昨日是院區教會周間聚會的日子,十多位或坐輪椅或由人扶持而來的院內老人,共同觀賞「同沐主恩」影片。 

    張國蓬祖籍江西,民國卅八年隨國軍部隊來台,四十六年以少尉醫官階級退伍,之後張牧師在關渡拿撒勒人宣聖神學院就讀,認識同在該學院就讀的李淑和,民國五十一年婚後,兩人同心,實際投入宣教行列。 

    這些年來,張國蓬夫婦由廣慈院內人數最多時兩千多院民,一路服務迄今,老人數目雖減,但他倆關心的熱情不退;早年老榮民偶傳在院內發生互毆或爭執兇殺案,李淑和記得,吵得不可開交,院長就派人趕緊找張國蓬到院內排解。憂心「公親變事主」,為丈夫受託拉架,李淑和只能在家裡禱告,說來也妙,牧師出馬也都能大事化小。 

    李淑和不時為長者熬煮大骨糙米粥、炒小魚乾等點心,在院內頗受歡迎。不過牧師娘的另一大功能則是發揮「族群融合」婚姻的特長,成為台語講道的幫手。張國蓬本身諳日、英語、印尼和客家語也懂;而李淑和為能精準以台語講道,還曾認真與一位曾是馬偕博士創校的淡水婦校出身的院民補習羅馬拚音。 

    張國蓬說,各宗教都有團體入院服務,有時其他單位推這些垂暮老人到戶外,卻沒有推他們返回原地,讓他曾被社工誤會責備,這是讓他最沮喪的事;李淑和則對自己親手促成一對院內高齡長者成婚,津津樂道;當年那場婚禮,院內管理人員分任主婚人、介紹人,年逾花甲的新人走過紅地毯的一刻,李淑和已經全然忘掉她四處向周邊教會商借紅毯的辛苦和忙得一天沒吃飯的付出。 

    從民國五十八年廣慈博愛院創院,夫婦倆因家住該院附近,也瞭解院內安置的對象均是孤苦無依的長者,次年就走入廣慈,創立教會,每周固定時間聚會,直到九十年三月榮獲中華民國第十屆「志願服務獎章」,張國蓬夫婦的投入終受肯定也漸被傳揚開來


李定陸老師憶母親李董秀清姊妹與父親李之桐弟兄

家母信仰60年,其中有50年的時間她自認為自己是屬於虎林街浸信會的會友,她把自己最精華的30年時光,奉獻給了虎林街浸信會服事工作。晏子年牧師在虎林街教會服事期間,正是家母在教會服事期間一同配搭的同工。


家母擔心有一天她離開了,沒人記得她,所以她盡可能的留下一些,可以讓人記得她的故事的憑據,理由很簡單,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為主作見證,如果我們能在生前讓人記得自己的好,甚至讓人記得自己活出主禱文那樣的好,那也不枉主賜給我們今世的一生,縱使我們曾經走錯路、說錯話、犯過過犯,縱使我們肉體軟弱,神也會掩面不看我們的罪,是因為我們靠著基督活出主的生命。不是讓人記得我們曾在教會當上多大的地位或者是我們奉獻多少金錢, 而是我們是否願意活出主禱文。


我知道很多人選擇平凡、平淡、平安過一生,我覺得平凡、平淡、平安也是主的賞賜,但主在每個人身上都有不同的呼召。平凡、平淡、平安,養兒育女也是一種呼召。(開始回憶媽媽是怎麼進入安養院,又是怎麼堅持離開安養院的。)


求主赦免我,我是真的能力不夠,我連追求心儀對象的能力都沒有,又怎麼能奢望自己能有足夠的能力照顧自己或照顧他人甚至照顧爹娘呢?


這十五年,家母是怎麼熬過來的,她的喪夫之痛,我的喪父之痛是走過十年的憂鬱症,直到拿到宗教碩士學位才真正的被德蕾莎修女的活出主禱文救贖了。但是我媽呢?她真的只能靠主,所以她真的只能靠禱告,她既要撐著這個家,還要為我傷神傷心。她恐怕不解我拿到這個宗教碩士有什麼意義,因為她還是傳統的信徒,認為牧師才是教會中最受尊敬的教階,在她的世界裏沒有自由派神學家這樣的身份與角色。因為爹娘都是傳統福音派教會會友,不過先父早已看出加爾文主義的弊端,只是他所受的神學訓練還不夠多,不夠紮實的關係,也只能照著既有教會的步伐前進了。


2022年4月24日 星期日

關於"神學第一步"讀後感

 為什麼要讀神學


這堂課是李定陸老師在中原宗教研究所一年級所修的第一門課 這門課最後的心得報告

    本書最早出版的時間是一九五九年,可以說歐戰結束不久後,作者就寫出這樣的作品了,作者曾目睹教會中信徒在戰爭中被主接去,更讓他深思信仰與生命的關係。不僅如此,作者更希望每一位研讀神學的神學生,都能重新思索自己為什麼前來讀神學的理由。

    當然這也是每位讀者在讀本書時該自問的一句話,顯然的每個人讀神學的理由都不一樣,有的是希望在教會能參與更多服事;有的是希望能更親近主;有的是希望能有更多的裝備;有的是希望能在聖經的知識上能有更多的獲得。
    然而這些動機中沒有愛,沒有主的愛連結在當中,有的只是人的需要,很容易就因為神學研究的加持,讓人驕傲起來。所以說沒有什麼東西能讓我們與主的愛隔絕,如果我們前來研究神學,卻沒有弄清楚為什麼來研究神學,使得我們離主越來越遠的話,神學的知識反而成為我們信仰的綑綁。

    如此一來面對神學我們該懼怕嗎?我們該敬虔但無需懼怕,因為在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裡含著刑罰,懼怕的人在愛裡未得完全。



十三個警語 十三個階段

    其實作者所言的十三個警語,也正是神學研究者的十三個不同階段,這十三個不同階段作者也以不同的小故事做為例子,然而或許是作者也身為神學教育者,所以在 例子上所舉的都比較客氣,事實上很多時候初學神學的朋友所犯的錯其實往往比書中所寫的還要嚴重,然而卻不自知還自以為義。

     為此包括我自己也不得不檢視自己有沒有迫不及待的想要表達,既然做為一個神學的學習者回到自己的教會或服事的地方,自然會有比較多的機會被邀請做聖經經文 上的分享甚至有機會擔任講員的職份,然而我們得捫心自問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夠站上這個服事的職份,還是我們本身並沒有很深的領悟或感動,只是將老師所說的照 著說一遍,或許我們是滿足了自己的虛榮心;或許我們是讓自己得到了一點成就感,但是我們有沒有考慮到聽者的感受,還是留下了更多的問號給聽者而不自知呢?

     不要以為自己開始走進了神學的大門,就真的以為自己高人一等了,相反的我們更應該謙卑,不只是該謙卑的聆聽;更該謙卑的去體會生命中的種種,除了神學以外還有很多很多的知識,是我們該去涉獵的,為的是豐富我們對生命的體會與觀點。

體驗神的愛

    過去只能在修道院內修習的[神學課程,只有修士才能一窺的神學奧秘,竟也能讓我們拜宗教改革之賜進入神學殿堂,誰說這不是神的恩典呢!

    如果我們能從主的愛及復活的道中體會神的大能,我們才能真正的能體會神的心意,研讀神學為的是能讓我們更親近主,更體貼祂的心,而非是讓我們學得一些本事 去驕傲的,「誇口當指著主誇口」而非指著自己或任何一位學者或專家,神學一切的根源來自於神給人的啟示,如果我們不知不覺中掉入神學辯證的遊戲當中,將神 原本對人啟示給忽略了,不再將神放在第一位了,那麼很有可能就掉入了屬世價值的漩渦當中,原本應當指著神誇口的卻反過來指著世界誇口。

    換句話說,走進神學的領域,我們更該小心翼翼,戒慎恐懼,因為越是接近主,撒旦的的攻擊也越大,來自世界的誘惑也越大;所以屬靈的爭戰勢不可免,其實爭戰不也是神學的領域嗎?只不過不是不同神學觀點之間的論戰,而是與天空屬撒旦的邪靈爭戰。

    上帝在地上設立了環境給我們來學習神、體驗神、感受神。無非是希望我們能緊緊抓住神,因為神自己才是神學的全部,我們的神正是帶領猶太人出紅海的神;也是保羅在大馬色路上所遇到的神;也是吸引我們走進神學殿堂的神,所以我們一定要分辨清楚。

    當我們在教會要發表任何的神學觀點時,切記不該是脫離信仰中心,必須回歸到神的心意,而非我們自己的研究成果,更要張顯神的愛,而非自己。

結語

    五十年來,這本書看來還是那麼的合乎初進入神學研究領域者的需要,五十年來世界有了很多重大的變化,很多的學問也有很大的改變,惟獨神對人的愛沒有變,但是我們每天與神的關係卻是不斷的在經歷新的體驗,這些新的體驗成為我們參與神學研究的動力。

無論如何你一定要

 這篇是我在中原大學謝品彰老師所教的實習講道講章


腓利比書(Philippians)四章八節到九節
弟兄們,我還有未盡的話: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什麼德行,若有什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
4:8.Finally, brothers, whatever is true, whatever is noble, whatever is right, whatever is pure, whatever is lovely, whatever is admirable—if anything is excellent or praiseworthy—think about such things.(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在我身上所學習的,所領受的,所聽見的,所看見的,這些事你們都要去行,賜平安的神就必與你們同在。
4:9Whatever you have learned or received or heard from me, or seen in me—put it into practice. And the God of peace will be with you.(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雖然我們都是基督徒,但是我們畢竟都還是活在世界上,很多的時候權衡世界的價值觀與基督徒的價值觀,經常是有衝突的。然而真的是衝突那麼大嗎?倒也未必,基督徒想要在現今的社會安身立命,還是有辦法的,而且在聖經當中也都找得到。

有 人說基督徒一定要這麼ㄍㄧㄣ嗎?其實基督徒一點也不ㄍㄧㄣ,我們所堅持的都是一般來講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只是很多人迷失了方向,過份的考慮自己變成了自 私,比方來講吧,今天這個社會還講道德嗎?記得以前我們唸書的時候,有一本課本叫做「公民與道德」,今天看來道德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法律」,但是不違 法就一定是有道德嗎?顯然今天過度的強調法律輕忽道德,社會非旦沒有變得更公義反而是更功利。

什麼是道德,感覺有點抽象,腓利比書四章八節說道: 「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原文的意義「真實的/true」是指不藏虛假的;「可敬的/noble」則是值得尊重的; 「公義的/right」代表合理的;「清潔的/pure」就是純淨的;「可愛的/lovely」算是迷人的,有吸引力的涵意;「有美名的 /admirable(值得讚揚的;令人欽佩的)」也就是有名譽聲望的意思;「思念」又有考慮,逐一計算,精打細算,清點存貨的意思。
從經文裡面看應該大家就會比較有個輪廓出來了,我們基督徒所強調的道德絕非一般不亂丟紙屑、不隨地吐痰,這樣等級的道德。

剛 過世的前法務部長「陳定南」、現在還在病床上的「邵曉鈴」、還努力在為公益努力的前財政部長「王建煊」或是藝人「孫越」,前面所講的這些一般來講大家耳熟 能詳的公眾人物有些是基督徒,有些不是基督徒,但是他們在這世界上的好行為,你也可以說他們的道德自我要求比較高,所以變得我們對他們都毫無疑問的豎起大 姆指,這代表什麼?代表大家還是看重道德,只是很都多人做不到,或者是做得不夠。

但我們基督徒絕不能說我們做不到,或者我們自揣能力有限就放棄在道德上做堅持,其實我們日子如何力量也如何,我們的思想如何所活出來的也如何,所以保羅要我們要去思念,因為思想管理全體、聯絡全體。

人 的心思是撒但堅固的營壘,所以若要得著一個人歸服神,必須先將他的心思奪回(林後十4~5)。信徒應該積極、主動的運用自己的心思;如果我們的心思是消 極、被動的,便會容易被魔鬼侵入並佔用。撒但若得著我們的『思想生活』,牠就得著了我們的『一切生活』,所以信徒必須小心地看守我們的思想。『行為』孕育 於『思想』,人的思想對人的行為有極大的影響力;一個人讓甚麼事物佔據他的心思,那個事物遲早會支配他的言語和行為。如果我們的心思都思念所該思念的美 事,就不致於有分爭(四2)了。一個人的思想如果被不道德的事物所污染,他內在的平安便會消失殆盡。信徒若常去思想別人身上所顯出基督的美德,就會被激 發、受影響,使我們得到屬靈的造就。
所謂的好道德就是「美德」或者說就是「德行」就是「稱讚」excellent (出色的;傑出的;優等的[Z])or praiseworthy(值得稱讚的,可嘉的),前法務部長「陳定南」在年輕的時候曾說要做一個受歡迎的人還是做一個受尊敬的人,他說他寧可做一個受尊 敬的人。意思就是好像受人歡迎的人多半沒什麼道德。其實不該只是受尊敬而已,據說以前陳定南部長在法務部因為要求得過度被很多部內官員嫌惡,因為陳定南的 高道德要求也讓他變得不受同事的喜歡,甚至有人會偷偷的罵他,或許他不被同事、同僚稱讚;那還真正要看是被什麼樣的人稱讚,照「陳定南」的標準是寧可被少 數人公開稱讚,部份人偷偷認同,另一部份人大聲嘲笑痛罵。

過去使徒時代的保羅,在各教會之間做福音的工作,他的知名度不亞於前面所說的任何一個公眾人物,然而保羅以他自己作為信徒的參考範例來勉勵信徒要在道德上面努力追求。

保 羅在腓利比書四章九節,說道大家在他身上「所學習的,所領受的,所聽見的,所看見的,這些事你們都要去行」;「所學習的」重在指他的真理認識。「所領受 的,」重在指他的屬靈供應。「所聽見的,」重在指他的傳講教導。「所看見的,」重在指他的行為表現。「這些事你們都要去行」指的正是要從保羅身上學習、領 受、聽見、看見,怎麼樣把我們所日夜思想的道德,以行為真實的表現出來。思而不行,仍與我們無益;好的思想,必須帶出好的行為。learned or received or heard from me, or seen目睹;經歷[W] in me

很多時候千萬不要用與人為善,就降低了自己 的道德標準,但是又怕說自己過份的強調道德會讓我們自己失去很多朋友,道德標準是絕不能打折的但是行出來的方式卻是可以有智慧的,這點其實在保羅書信中有 很多的教導。put it into practice(實行,實施,實踐[U],(反覆的)練習,學習[C][U],(醫生,律師等的)業務,工作,營業[C],習慣,常規,慣例[C] [U])
我們的「行」與神的平安有分不開的關係;信徒若將那些美好的事,又思念又去行,就必有神的平安。神是「平安的神」(原文),祂是平安的源頭;人有神的同在,就有平安。

發表於 2007/04/06 01:00 AM 2420人次瀏覽
詳 全文 網路傳道 奇摩教會但以理 短講:無論如何你一定要-網路福音電台-新浪部落 http://blog.sina.com.tw/churchradio/article.php?pbgid=23637&entryid=407431&comopen=

基督徒與奉獻

 今天是主日 既然要談誡命 "信徒七要" 一沒有要信徒分別為聖 二沒有要信徒愛人如己 卻要信徒守"十一奉獻"的律法 呵呵 "耶穌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倣,就是要愛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太二二:35-40)

網路上有很多孤單的靈魂 軟弱的肢體 我們面對他們時 是該對他們定罪與責備呢?還是體諒與包容呢? 我們常陷入自以為義的境地 反倒很容易讓我們掉入撒旦的網羅 這時我寧可退到禱告中 安靜自守不做爭論 不同宗派與神學彼此的爭論與批判 只會讓其他宗教 尤其是佛教徒或其他異端看笑話 各位弟兄姐妹 先自問有沒有做到愛人如己的功課 還是說做得還不夠呢 ?我承認我做愛人如己的功課做得不夠 但我將此為目標 如果你的奉獻是為了愛神愛人 沒有問題 如果你的奉獻不是為了愛人愛神 而是成就愛自己的義 成就自己的名聲 只怕這樣的奉獻 神也不悅納 即便你因為守十一奉獻得到教會的肯定 牧師的肯定 甚至擔任長執 但是我相信有一天神會要我們交帳的 到那時你會發現你做的一切聖工 都不是愛神愛人 而是愛自己 你還敢自誇嗎?

有關"不遵守十一奉獻會有詛咒 遵守十一奉獻者 神大大賜福的言論" 我之前追求過的一個女友 經商十分成功 她曾經就十一奉獻與我領受不同 定過我的罪 後來她到美國去唸神學院 我則在台唸神學院 喔 我要說明我之前追求的女友 十分信服"撒督孫大索" 我到現在還保有她送我有關"撒督孫大索"的著作 我還看了好幾遍了 關於奉獻 不管奉獻金錢 時間 聰明才智 神都悅納

1.我不反對奉獻 抱歉 我不反對奉獻 而是認為牧長同工在牧會時不要對信徒過度強調"十一奉獻"(我知道有些特會的講員特別重視強調 甚至認為不遵守十一奉獻會有詛咒 遵守十一奉獻者 神大大賜福的言論) 2.我從沒說"不是新約沒提到的教導,就不是真理"這句話 我只是陳述事實 請各位弟兄姐妹 勿做過度延申或定罪 3.有關神學領受與聖經研究 本人自有獨立見解 也相信自神這邊所領受 不願與教會長執牧者做爭論 阿們

原作發表於天路客臉書 2012年10月28日

精選文章

無論如何你一定要

  這篇是我在中原大學謝品彰老師所教的實習講道講章 腓利比書(Philippians)四章八節到九節 弟兄們,我還有未盡的話: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什麼德行,若有什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 4:8.Finally, brothers, wh...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