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陸的靈魂學淺論
從創世紀談起
《創世紀》第二章說:「耶和華 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的鼻孔裡,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創2:7)
從聖經的一開始,靈就是主角;神的靈、人的靈、鬼的靈。不同的是人的靈是神按著自己的形象所造,也因此人有與神一般的創造力、進步力意志;人有時也會亦正亦邪。只是正也好邪也好都是為了要治理神所交付的國度與產業,並不是要用來爭鬥與彼此傷害的。然而鬼的靈並不像人一樣,有著無比的創造力,顯然鬼對於神賦予人獨特的靈力感到嫉妒,於是牠想要把自己否定神的理念傳遞給人,影響人進而讓人能為其所用。其實任何否定神的訊息都可以視作為是魔鬼的傳聲筒,即使是來自心中的意念,因為鬼也有可能藉著靈力,影響人的思想,至於人接受與否就看鬼向人所承諾的是不是人想要的東西。
欲念卻是一開始神創造人時就給于人的靈的一種特質,當靈與體結合時,靈會感受到來自肉體的欲念,比方說肚子餓、疼痛、口渴、飽足,當然也包括性,否則神不會為人創造伴侶的。
鬼就利用了人的肉體欲念,進行了一場騙術,讓人類誤信了鬼的否定神論證,正中了神所創造的人的弱點,藉以恥笑神的創作物是瑕疵品。莫忘無論是鬼所利用的古之大龍也好,還是夏娃也好都是神所造之物。當然,神不會因此就中了鬼的技倆,神並沒有毀了神所創造的人類,至於人類因為吃下善惡樹上的果子,自此有了美醜、是非、善惡、貧賤的分辨,可以說是魂的理性、欲望及意志就此產生。
或可說「理性」、「欲望」與「意志」,在靈魂體當中皆分別有之。
靈、魂、肉體三者不同的是,靈是來自神,終要歸於神,魂則是一種具有社會性的意志狀態,藉以支配肉體之社會行為,肉體則是被造之物,當肉體歸於塵土,魂失去了支配客體,但是魂本身的主體並未完全的消失,魂藉由文字、語言、音樂、傳頌、功績、照片、繪畫、影片、記憶、歷史等各種不同的媒體介面、社會介面、宗族介面、團體介面,依然存在於原先肉體所活動的社會當中,甚至有可能更加擴大。
不過靈是否願意歸於神,則要看靈本身的抉擇,並非所有的靈都會歸於神,仍有靈自始至終皆否定神,當然那樣的靈終無法歸入神之中。
改教前有一派修士稱之為 「保羅派」,他們相信世界是惡靈所造,唯有靈魂是出於善良的上帝。基督的工作是教導。他們拒絕修道主義,外表的聖禮、十字架、圖像、以及聖徒遺物。他們的事工是遊行宣道,謄寫保羅的書信。
我認為惡靈也好魔鬼也好,總之所有的否定神存在的靈界力量是無法進行創造行為的,牠們只會複製,如果這些修士所見的世界是那腐敗的教廷,也是一種複製。
與反神的靈相比神的靈相對於人呈現出祂的超然和能動性,神的靈展現絕對能力跟尊嚴,詩歌摩西帶領群眾出埃及,顯示出神的超然性至尊至崇,超然的能動性是神的特徵,以賽亞三章31節敘述人與上帝之間的連結。
從聖經來看,其實具創造力的奇蹟才是出於神的工作,否則只是一種不斷複製卻違反自然法則的現象,只怕不一定是出於神,反而是出於反神,成為一種巫術的技倆。
神的靈再在系統性呈現,所象徵的神學意義:以賽亞書31章呈現人的脆弱跟無力,人是血肉之軀,神是不死之體。猶太人雖然面對兩河流域帝國結盟的強大武力,但只要轉向神,祂就會出手。神的主動性和能動性混合了宇宙性和政治性的力量,神的靈有祂的計畫,如果人類計畫沒有符合神的心意,便是觸犯神,就是罪。這裡的罪不是道德之意,是超越政治與道德的。舊約的解經不是人類知識理解的政治、道德、倫理所能解釋,必須與神結盟,舊經的話語就是神的話,就是神的世界,與人類認知的世界截然不同。
因此不管是人的靈也好神靈也好,靈所呈現出的本質,都象徵神的永恆性,由於人是神依其形象所造,自然人的靈也有其永恆性。神的靈獨有不改變不毀滅的力量、無所不在、創造力量是人不可測度的、具指導性,神的靈是上帝本質。
故此靈魂與肉體絕不是「善」與「非善」的「靈肉二元論」;一般而言這是柏拉圖的想法。他認為,人的生命、肉體是處在「物質界」,而靈魂、知識是處在「理型界」。物質界往往造成美好知識與靈魂的墮落,但是通過物質界的考驗後,靈魂將在「理型界」永恒不朽。
亞里斯多德則認為靈魂是被肉體所支配的,靈魂則分為兩部份,一為理性,一為欲望,然而欲望要服從理性,所以藉由教育與哲學來提升靈的理性以達到支配肉體的目的。不過他認為靈魂與肉體是不可能各自單獨存在的,換句話說他並認知靈魂的永恆性,雖然他也同意有位宇宙主宰,但顯然他並未接觸到希伯來對人類起源的說法。
所以在基督教中世紀教父時代,為了能充實基督教教義的內涵,卻「嘗試調和基督神學與亞里斯多德宇宙論。因為主教非羅有一說法:摩西的嫡系弟子是畢達哥拉斯(希臘哲學來自摩西),古典希臘來自猶太文化。先知的傳統透過摩西轉到希臘,為希臘教父神學家的提供了很好的依據,也讓基督教開始希臘化。
《聖經》記載了造物主六天創造的活動。在受到亞里斯多德自然哲學的衝擊下,中世紀神學家有人主張在創造過程中天主創造了四元素,也有人主張在亞里斯多德宇宙論的月亮天、水星天、金星天、太陽天、火星天、木星天、土星天與恆星天等八重天以外,再加上《聖經》所創造的天。關於天體數目並未有一致看法,多在八到十一個之間。以十一個天體為例,就是在前述八重天再加上水晶天、宗動天與永靜天。總之,就是在阿奎那將基督神學與亞里斯多德自然哲學結合的情形下,在亞里斯多德宇宙論的八重天之上賦予《聖經‧創世紀》的天,特別是將新意義加諸永靜天。因此,阿奎那把基督神學亞里斯多德化,也將亞里斯多德哲學基督神學化了。」
尤其希臘教父對於魂和靈的界定,為拉丁教父所忽略並遺忘。儘管拉丁譯文竭力想保留希臘文的嚴謹與準確,但是拉丁文中的spiritus和anima,實不足以表達希臘文靈(Pneuma)與魂(Psyche)的準確涵義。教父愛任紐、殉道者猶斯丁、亞歷山大的革利免、俄利根、亞歷山太的達瑪蘇(Didymus of Alexandria)、尼撒的貴格利(Gregory of Nyssa)、該撒利亞的巴色爾(Basil of Caesarea)均在翻譯時加註靈與魂的區別,並認為靈才是人承受神真實形象的所在。然而,因著亞波里那留否認基督的人靈的錯謬,引起了神學家的反對,使得三元論蒙上了一層陰影,為東方教會所拒絕。在西方的教會中,三元論也並未得到其應有的重視。特土良從一開始就反對此觀點,而奧古斯丁要信徒乾脆避談此一議題,以免落入錯謬。
正因為是照著神的形象所造之靈;人的靈一如上帝的靈,具有歷史當中運作的特性,用神學的救恩史角度來看,上帝的靈在猶太人來說具民族政治的意涵,上帝靈的歷史性跟民族政治性應加以微分;人的靈也因此能夠回應神的靈的歷史性發展屬於人類自己的文明、歷史、社會與政治。
從出埃及記、士師、撒母耳、列王紀可知這些王都是由神揀選,上帝的揀選是位格性,有目的的,而非命運隨機揀選的預定論。上帝隨時在人類歷史中做抉擇,每一個歷史中,被檢選的人是由上帝靈的意志決定出,而上帝會給機會讓他決定是否被上帝揀選,揀選是雙向的。
雖然是神揀選的靈做為王,但不代表這些神所揀選的靈不會再一次的像起初創世紀一般,被否定神的靈所欺騙所蒙蔽。也正因為如此所以仍有不少舊約君王走上否定神的道路,都是因為哄騙的靈得逞。一旦人的靈被攻陷,魂與體都會失守,中國有句古話「魂不守舍」,「舍」字指身體這個寄居所,正是形容這樣的光景。
人的肉體活動的壽命稱之為生命,人的靈活動的壽命稱之為靈命。生命需要攝取食物來維繫持續活動的能力。靈命需要經由與神的靈溝通來維繫靈命。這個時候魂可以放下,可以忽略。專注在靈的修行上,這也就是靈修。
事實上提倡靈、魂、體三元論人觀,並以此建立一套強烈的屬靈與屬世(或屬魂)的對立觀的神秘主義者們。往往最重視靈修活動,他們相信魂是介乎靈與身體之間,兩者既爭取魂為出口,亦透過魂得以往來。從功能而論,身體是感官之意識,讓人有五官的感覺;魂是自己的意識,也就是良心、自決、意志及情感,是人格的所在;靈則是神的意識,屬最高的部分,讓人可以認識神。
著名的神秘主義人物包括十七世紀末十八世紀初,蓋恩夫人(Madame Guyon)、慕安德烈(Andrew Murray)及賓路易師母(Jessie Penn-Lewis),倪柝聲等。
如果從黑格爾的精神哲學的內涵著手的話,主體的生魂、意識、精神。指的正是靈;(二) 客體的法律,道德,社會倫理。指的正是魂;(三) 絕對的藝術,宗教,哲學。指的正是體。也再度從希臘化的基督教思想回到希伯來的思想領域來。